2007年水泥工業的結構調整
2007年是水泥工業結構調整歷程劃時代的一年,水泥生產工藝新型干法比重超過其他工藝比重,水泥生產企業趨向專業化、大型化。
新型干法工藝比重超過50%今年前8個月,全國水泥熟料產量6.01億噸,比去年同期增長8.6%,其中預分解窯熟料3.11億噸,增長18.9%;其他熟料2.9億噸,下降0.6%。新型干法工藝比例51.70%,比去年全年水平上升5.7個百分點,在歷史上首次超過其他工藝比例。
水泥生產新型干法工藝比例的提高是由于預分解窯熟料產量大幅度增長和其他熟料產量增長停滯兩方面作用的結果。一年來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企業新增31家(包括重組),新增企業今年累計生產預分解窯熟料產量1714萬噸。今年前8個月全國預分解窯熟料產量凈增4940萬噸,廣東、河南、廣西、吉林、陜西、內蒙、四川、福建8省區新型干法熟料產量增速超過30%,其中河南、陜西、內蒙、福建增速超過40%,四川增速達到55%。
截至8月末,其他熟料生產線停產企業533家,這533家企業去年全年熟料產量5585萬噸,這意味著去年全年4.71億噸其他水泥熟料產量中有5500多萬噸將被淘汰。
煤炭價格持續上漲是新型干法工藝加速發展和落后生產能力退出的直接原因,立窯及其他熟料停產較多的都是煤炭價格高居不下的省份。浙江水泥企業原煤購進價格在全國最高,今年2月份以來平均每噸都在570元以上,浙江今年其他熟料生產線停產企業57家,停產企業去年全年水泥熟料產量1426萬噸;2004年以來江蘇水泥企業原煤購進價格就一直在平均每噸550元附近波動,今年江蘇其他熟料停產企業70家,減少水泥熟料年產量973萬噸;今年5月份山東全省水泥企業原煤購進價格平均每噸突破500元,其他熟料停產企業35家,減少水泥熟料年產量625萬噸;3年中廣東水泥企業原煤購進價格平均每噸上漲了200元,今年以來平均每噸在480元左右,廣東今年其他熟料停產企業53家,減少水泥熟料年產量503萬噸;今年6月份河南水泥企業原煤購進價格平均每噸突破400元,水泥出廠價格今年持續下降,河南今年其他熟料停產企業53家,減少水泥熟料年產量471萬噸。
2007年8月末部分省區其他水泥熟料生產企業停產情況產量單位:萬噸截至8月末,其他熟料生產企業新增或重組98家,新增其他熟料產量1064萬噸,存續企業其他熟料產量增長8.5%。其他熟料新增產量和存續企業產量增長都低于新型干法熟料的增長。
在水泥熟料生產中,除上海、北京、安徽、天津新型干法比例早已超過80%外,浙江、江蘇由于落后水泥生產能力的大規模退出,其他熟料產量大幅度下降,新型干法比例大幅度上升,浙江新型干法比例今年達到96%,江蘇達到72%。廣東、陜西、廣西、吉林、湖北預分解窯熟料產量大幅度增長,其他熟料產量下降或停滯,新型干法比重也大幅度提升。
由于各地區水泥市場情況的差異,河南、四川、內蒙古、福建、江西、湖南、黑龍江等省預分解窯熟料產量雖然增長很快,但其他熟料產量也保持著較高的增長率,影響新型干法比例的提升。水泥生產大省山東和河北新型干法比例的提升相對緩慢。
從目前新型干法與立窯水泥工藝能耗對比情況來看,新型干法水泥工藝噸水泥熟料實物煤耗比立窯水泥工藝低39千克;噸水泥熟料電耗低11千瓦時;噸水泥熟料綜合能耗低21千克標準煤。如果今年全國水泥熟料生產中新型干法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全國水泥熟料生產將減少煤炭消耗180萬噸,減少電力消耗5億千瓦時,能耗總量減少100萬噸標準煤。因煤炭和電力消耗的減少,全國水泥熟料生產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40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約1萬噸。
水泥生產向專業化方向發展由于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的替代,立窯等其他工藝生產水泥熟料產量的減少并沒有影響水泥產量的增長。今年前8個月全國水泥產量8.46億噸,比去年同期增長12.6%。
在其他熟料生產線停產的533家企業中,有210家轉作粉磨站,1~8月份生產水泥3234萬噸。浙江停產的57家企業中44家轉為粉磨站,1~8月份生產水泥885萬噸。江蘇停產的70家企業中55家轉為粉磨站,1~8月份生產水泥813萬噸。
近年來水泥熟料作為商品廣泛進入市場,水泥生產向專業化方向發展。截至8月末,全國已有水泥粉磨站1380家,比去年年末增加250家,粉磨站水泥產量2.08億噸,占全國水泥總量1/4.在3600多家有熟料生產的企業中,純熟料廠108家,1~8月份水泥熟料產量4980萬噸,占水泥熟料總量8%。水泥廠大量出售熟料,水泥生產的兩個階段——熟料燒成和水泥粉磨分離,使水泥工業地區分布發生深刻變化。在無資源、有水泥市場需求的城市興建粉磨站,使水泥生產貼近市場;在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的地區形成熟料生產基地。
上海、天津、海南水泥熟料生產萎縮,日益成為水泥熟料和水泥輸入地;隨著立窯生產線的淘汰,浙江金華,江蘇鹽城,河北唐山,山東的濟南、濰坊、臨沂,廣東江門,廣西柳州等地正逐步演變為水泥熟料輸入地區;江蘇的蘇南地區,浙江的寧波、溫州、嘉興,福建的福州、廈門、莆田、漳州,安徽的合肥、蚌埠、馬鞍山、黃山,江西南昌,湖北的武漢、鄂州,河北廊坊,內蒙古的包頭、通遼、呼倫貝爾,遼寧的沈陽、鐵嶺已逐步成為水泥粉磨生產地。
安徽是我國最大的水泥熟料輸出省份。2006年安徽水泥產量只占全國總量3.7%,列第十位,而水泥熟料產量占全國總量的7.29%,列第5位,全省水泥熟料與水泥產量比例為139%。皖南地區的蕪湖、銅陵、安慶、宣城、池州依托資源優勢和長江黃金水道之便利,2006年水泥熟料產量4721萬噸,其中輸出境外和省外3500多萬噸。今年1~8月份,皖南地區水泥熟料產量3737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20%,約有近3000萬噸輸往境外和省外地區。
在縣級行政單位中,最大的水泥熟料生產基地非廣東清遠的英德市莫屬。2006年英德水泥熟料產量1700萬噸,其中外銷熟料約1100多萬噸。今年1~8月份,英德水泥熟料產量1240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25%,約有750萬噸輸往外地。
除以上兩個水泥熟料生產基地外,浙江湖州的長興,東北的長春、吉林市和遼源,內蒙古的烏海,河南的平頂山,廣東的肇慶和云浮,廣西貴港的平南縣都已成為水泥熟料輸出地。今年1~8月份,全國水泥熟料輸出地熟料產量都以高出全國平均水平的速度增長,水泥生產過程中的熟料燒成和水泥粉磨分離趨勢進一步顯現。
水泥生產的專業化趨勢,熟料燒成和水泥粉磨分離,水泥粉磨和大型熟料生產基地的興起,有利于提高全社會資源能源綜合利用效率,有利于提高水泥工業的環保水平。
水泥生產向大型企業(集團)集中無論是新型干法比例的提升還是大型水泥熟料生產基地的興起,其背后都有大型水泥企業(集團)活躍的身影。是大型水泥企業(集團)促進了水泥工業的結構調整和地區布局的改變,大型水泥企業(集團)在水泥工業中影響力也在結構調整中擴大。
截至8月末,年生產規模在300萬噸以上企業(集團)已有64家,1~8月份水泥熟料產量2.32億噸,占全國總量的38.63%,熟料增長率18.1%,比全國平均增長率高9.4個百分點;預分解熟料產量2.15億噸,占全國總量的69.22%,預分解熟料增長率20.2%,比全國平均增長率高1.3個百分點;水泥產量2.51億噸,占全國總量的41.8%,水泥增長率17.1%,比全國平均增長率高4.5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大型水泥企業(集團)的兼并重組和生產擴張仍十分活躍,年生產規模在300萬噸以上企業(集團)的產量增長速度高居各類型企業之首。
(來源:中國水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