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水泥正處在轉型升級時期
——浙江省經貿委建冶煤行管辦主任戴迪榮談浙江水泥發展
浙江作為全國率先全部淘汰水泥落后生產能力的省份,水泥業的發展歷來是行業關注的焦點。十七屆三中全會召開后,浙江水泥工業發展趨勢如何?政府下一步會有哪些新的舉措?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近日專訪了浙江省經貿委建冶煤行管辦主任戴迪榮。
浙江水泥工業的發展究竟處在一個怎樣的歷史階段?戴迪榮告訴記者,剛剛召開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強調,我國總體形勢是好的,經濟保持較快增長,經濟發展的基本態勢沒有改變,這更加堅定了我們繼續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信心。當前全省上下正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浙江經濟轉型升級。與此相契合的是,浙江水泥工業就處在這樣一個承上啟下、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一方面,浙江通過新型干法水泥的快速發展和機立窯水泥的徹底淘汰,成功邁出了水泥工業戰略性調整的第一步;另一方面,還應該看到,水泥企業組織結構的調整才剛剛開始。統計表明,2007年,全省222家企業,水泥總產量1.05億噸,平均產能只有47.5萬噸。企業數量雖然夠多、總產量夠大,但大而不強,由于投資主體過于分散導致的惡性競爭局面和成本上漲侵蝕利潤的影響,水泥產品的市場價格已經背離產品的實際價值,困擾著企業的生存發展。
那么,企業進一步發展的路徑何在?戴迪榮指出,今天的浙江水泥業要想改變大而不強的狀況,已經不能再僅僅依靠企業自身擴大投資來滾動發展,浙江水泥缺少的不是生產線,而是擁有市場領導力的大型企業。因此,加快企業組織結構的調整,通過聯合重組的方式來實現企業的快速成長就成為題中應有之義。可喜的是,浙江水泥業在這方面已經邁出了一大步。一年前,浙江省政府與中國建材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同意就水泥產業戰略重組及其他建材產品的制造、銷售和新技術研究開發等領域開展合作,通過合資、合作、新建及聯合重組等形式,共同做大做強浙江建材產業。對外埠企業和外部資金選擇浙江開展聯合重組,浙江省政府和相關部門均持歡迎、鼓勵和支持的積極態度。
中國建材旗下的南方水泥通過聯合重組,在浙江這個沒有一家核心企業的省份,完全依賴戰略驅動、整體規劃和資本聯合,迅速在浙江及周邊地區形成了4000萬噸的熟料生產能力,約占全省水泥熟料生產能力的60%,對浙江水泥行業組織結構調整、市場競爭協調、企業穩定生產發揮了積極的主導作用。今年1月~9月,浙江水泥熟料價格平均比去年同期提高約80元/噸,水泥價格的恢復性上漲、產品價值的理性回歸,有效地消化了因原燃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生產成本提高,有效提升了優勢企業的經濟效益和浙江水泥行業的整體價值。
當記者問到今后繼續推動行業的健康發展,政府相關部門會有哪些政策措施時?戴迪榮表示,政府相關部門將在此輪轉型升級中積極引導行業健康發展。他透露,浙江省經貿委建冶煤行管辦已在抓緊開展調查研究、廣泛聽取企業意見,在此基礎上,擬以1+X文件的形式出臺《浙江省加快水泥工業轉型升級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制定政策,在一定時期內鼓勵小粉磨站的退出,淘汰直徑≤2.2米的小磨機。與上一輪水泥機立窯的淘汰不同,小磨機、小粉磨站的市場退出將更多地通過市場手段、經濟政策來實現。預計《意見》可在明年年初適當時間公布。據統計,全省還有直徑≤2.2米的小磨機115臺,生產能力超過1000萬噸,小磨機、小粉磨站的退市,有利于浙江水泥市場環境的改善,進一步提高浙江水泥企業的效益。與此同時,主管部門要加強質量管理,提高企業素質,協調質監、稅務等部門推動和促進企業生產高品質水泥。
戴迪榮強調,浙江省經貿委建冶煤行管辦將根據宏觀經濟發展的要求和浙江水泥發展的實際,來加強水泥投資項目的有效管理,新的投資項目必須滿足生產工藝先進、節能減排效果突出、企業能源地區平衡、產能達到等量替代的要求,并符合項目建設的其他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