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集團投資項目前期競爭優勢的思考
發布日期:2009-03-09
海螺集團于2008年12月底與陜西省禮泉縣簽訂投資協議,擬建設兩條5000t/d生產線。看到這條新聞,筆者不禁對海螺集團的大水泥企業的競爭優勢暗地佩服。
筆者曾經在一年前對于陜西省進行過詳細而周密的水泥項目投資考察,接觸過陜西省發改委、陜西省經委和陜西省建筑材料工業協會等,并與周圍的多個政府招商單位進行了洽談。做出了詳細的投資分析報告。
陜西全省水泥新型干法生產線已投產及在建的總規模達到3200萬噸,另有已核準準備投建的項目達1300萬噸。而整個陜西省市預計到2010年水泥的需求量也就在4000萬噸左右。如果將所核準的項目全部投產的話,整個陜西省的新型干法水泥將超過整個全省水泥市場的需要,加上大量立窯水泥淘汰,還將有一個很漫長的過程。鑒于這種行業態勢,陜西省發改委已原則上不予批準在關中地區的水泥項目。
當時的涇陽政府、富平政府、禮泉政府對于日產5000噸水泥項目的招商引資具有極大的興趣,但在發改委這一關給夭折了,不予核準新的產能的建設。陜西省發改委明確指出,西安地區不再批新線。省內其它地區則是暫緩審批。
但在短短的一年時間內,海螺集團卻如愿以償,順利啃下了在陜西省投資水泥新線這塊硬骨頭,很讓其他投資者佩服。海螺集團為什么能夠辦成別的企業辦不到的事情?筆者認為有以下原因值得思考:
第一、海螺集團的大企業形象深受當地政府的歡迎。海螺集團作為我國最大的水泥企業,實實在在投資做水泥,一步步做大做強。海螺集團在安徽很多地方的投資,建立一個水泥生產基地,便帶動一個地方經濟的發展。諸如安徽的池州、樅陽等地因為海螺的投資在短短幾年內由當地的貧困縣發展成為經濟強縣。真正實現與地方政府的共利共贏。
第二、海螺集團的資金實力也是政府所看中的。在陜西省已核準的1300萬噸的生產線項目中。絕大多數因為金融危機的影響而暫緩投資或是放慢投資的速度。但海螺集團卻因為定向增發的100億的資金及大量的銀行授信,資金非常的充裕。保證了投資建設的順利進行。當地政府因為其項目的順利投資及生產,將及時享受到就業及稅收的好處。極大提高了當地政府的積極性。
第三、海螺集團介入后,對于當地水泥市場的結構調整及結構優化的作用也是當地政府所看中的。陜西省已經核準了1300萬噸的新產能,再加上核準海螺的400萬噸,使新核準產能達到1700萬噸,從理論上講,今后陜西的水泥市場將更加供大于求。但是由于海螺集團的強勢介入及所擁有的絕對競爭力,很多已核準的水泥項目有可能考慮放棄投資,考慮建兩條線的可能會考慮只建立一條。在無形中對于當地水泥市場的結構調整起到了優化的作用。
第四、海螺集團對于環保的重視也使當地政府對于水泥項目大力支持。海螺集團所投資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建設的都是花園式工廠,對于國內很多民營的水泥投資者來說,則很難有如此大的資金用于對于環境的改造。
第五、海螺集團強大的社會關系使得海螺集團能夠在項目投資上與省政府的高層直接接洽,得到省政府相關領導的支持與關注,大大提高了其投資的效率。
第六、海螺集團是實實在在長遠考慮的產業投資。目前在我國水泥行業的投資,有相當一部分是圈地式的金融投資加產業投資的混合,不少民營企業的投資也存在著短期行為。這一點,也是政府所必須要考慮的。
水泥項目的投資過程實際上就是水泥投資企業與當地政府的一個博弈的過程,涉及到土地費用、礦山開采權辦理及價款、村民拆遷補償、耕地林地占用補償、施工、生產用電用水等一系列事項。海螺集團擁有以上的眾多優勢,不僅在土地、礦山及相關的建設成本上有所降低,而且政府在很多方面還受制于海螺集團,很多事情政府都會積極辦理甚至自己買單。這樣海螺集團在博弈過程中經始終占有主動,這些優勢是很多的其它水泥投資企業所不能企及的,它的投資效率之高,自是理所當然。
據筆者所知,位居中國水泥行業龍頭的海螺集團,在其龐大的機構中,負責項目投資的發展部還不到十個人,實在讓人佩服。 (作者:李明華 出處:水泥商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