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水泥行業無小事
發布日期:2014-01-02
作者:申麗靜 來源:中國建材報
核心提示:可以說,2013年的水泥市場經歷了先低后高的起伏,這其中有欣慰,也有期待。除了水泥行情的備受關注外,由于霧霾的影響,水泥業的環保動態始終牽動著我們的視線。《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終于趕在年底前(12月27日)出臺,對于水泥企業來說,與其等待觀望,不如早日行動起來,用實際成果向社會證明行業綠色環保的一面。
盤點2013年水泥行情,猶如過山車般。從年初的利潤下滑,到2013年下半年的開始回暖,再到4季度的強力反彈,期間經歷了大起大落。
可以說,2013年的水泥市場雖有跌入谷底,也有強力反彈;雖有嚴重過剩,也有轉型升級。好在我們明白,水泥是一個周期性行業,有盛有衰,在所難免。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溫故而知新,回顧、總結2013年的歷程是為了能夠更好地梳理行業發展軌跡。我們深知,創新求變的道路沒有盡頭,特別是在水泥行業深化結構調整,尋求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全行業尚需努力。我們也同樣期盼,2014年的水泥市場將更加精彩紛呈。
2013年上半年,國內經濟增長放緩,制造業投資和房地產業萎縮,水泥市場遭遇近5年來的最低價格水平,水泥企業又面臨“最嚴格”的脫硝標準,盈利水平大幅下滑。直到三季度,水泥行情才稍有所好轉。
隨著經濟起穩回升,水泥產業也開始表現不俗。2013年1~9月行業利潤總額429億元,同比增長19.7%。分季度看,1、2季度盈利同比基本持平,而3季度后同比大幅改善;由于3季度后華東、華南等區域水泥價格大幅上漲,4季度更是維持在高位運行。分區域盈利情況差異明顯,區域盈利狀況與區域供需變化基本保持一致,華北、東北、新疆是盈利水平較低的區域;西南、甘青寧區域是行業盈利顯著改善的區域;而華東、中南區域盈利狀況在較高基數上有一定幅度的上升,9~12月盈利改善情況會更加明顯。
同時,產能過剩也如箭在弦。近幾年來,產能過剩對于水泥行業來說,一直是一個揮之不去的話題。
化解產能過剩問題,已成為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10月15日,國務院公布了《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這是繼5月份發改委和工信部出臺《關于遏制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盲目擴張的通知》后,年內第二份關于抑制水泥等過剩行業產能的文件,顯示出國家對產能過剩的高度重視,治理力度也在不斷加強,化解產能過剩如箭在弦。《指導意見》中提出,嚴禁建設新增產能項目,分類妥善處理在建違規則項目。從目前的情況來看,2014年在建水泥熟料生產線的投產數量有較大可能會低于之前的市場預期。
因此,2013年屬于產能過剩周期的末端,水泥產業的總規模發生了根本改變,今年水泥產量預計達到24億噸左右,新型干法水泥比重已高達95%左右,立窯的淘汰和新型干法生產線規模的提高,使水泥生產線單線的平均規模大幅度上升。一批大型產業集團快速成長,控制區域市場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與產量增長形成對比的是水泥投資。2013年上半年全國水泥投資同比下降9.45%。下降幅度比去年同期進一步拉大。雖然投資增速進一步下降,但2013年上半年全國仍有新投產生產線32條,熟料年設計產能3884萬噸。按現有項目推算,預計全年將有1.2億噸的新增熟料產能。
總體經濟效益比2012年略有好轉,但由于區域分化嚴重。2013年前5個月行業實現銷售收入3400億元,同比增長5.34%,華北地區是惟一收入呈負增長地區,產量和價格雙重下跌是該地區收入下降的原因。西南和西北收入增長快速,超過兩位數增長,產量和價格的雙回升是主因。其中華東、中南仍是以產量優勢和較為穩定的價格為全國利潤貢獻大區,合計占全國接近81%。西南地區同比去年有很大改善,不僅實現同期扭虧為盈,而且實現利潤24億元,僅低于華東和中南。在西南地區集中度大幅度的提高和云貴的需求迅速增長的雙重作用下,西南地區大部分保持了較好的盈利能力。
下半年我國經濟總體平衡,水泥市場需求穩步增長,9月以后進入水泥銷售的傳統旺季,下半年水泥行業經營情況明顯好于上半年。尤其是四季度,全國水泥均價階梯式增長,呈現出“淡季不淡”的景象。7~8月是水泥需求傳統的淡季,但在上半年政府穩增長的信號頻出的背景下,一些鐵路基建項目逐漸開工,水泥市場下游需求逐漸好轉,行業在淡季仍然保持了較快增長。
可以說,2013年的水泥市場經歷了先低后高的起伏,這其中有欣慰,也有期待。除了水泥行情的備受關注外,由于霧霾的影響,水泥業的環保動態始終牽動著我們的視線。《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終于趕在年底前(12月27日)出臺,對于水泥企業來說,與其等待觀望,不如早日行動起來,用實際成果向社會證明行業綠色環保的一面。
展望2014年,國際形勢復雜多變,無論是政治還是經濟,不確定因素有增無減。如無意外情況發生,2014年宏觀調控將沿著“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基調,適實進行微調以保持政策的穩定性是大概率事件。穩增長政策將會以微調為主,呈現局部、溫和刺激的特點,而不會回到原來大規模刺激的老路上。
預計在“十二五”期間,水泥產量的平均復合增長率在7%~8%之間。不過,展望未來,或許行業短期轉機就在眼前,用更長遠的眼光來看,留給水泥企業走產業鏈延伸之路、謀求轉型升級甚至是向其他行業做多元化發展的準備時間應該還算充裕。
曾有業內專家提出水泥業的需求拐點即將出現,這兩年或許是水泥行業回歸理性的重要轉型時期。無論是以何種形式的回歸,水泥工業的轉型升級依然不可松懈,對此,我們始終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