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基本面良好 內需成增長“主力”
發布日期:2013-09-06
作者:王雅潔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中亞前夕,在接受土庫曼斯坦等國媒體采訪時,對我國經濟增長放緩一說進行了回應。
習近平指出,中國經濟基本面良好,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6%,與其他國家相比,經濟增長處于高水平。
具體來說,在7.6個百分點的增長中,內需貢獻了7.5個點,經常賬戶盈余已經處于國際公認的合理區間。
習近平指出,我國未來在宏觀經濟政策選擇上,將堅定不移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寧可將速度降下來一些,也要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中投顧問宏觀經濟研究員白朋鳴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上半年我國內需貢獻了超9成的經濟增長率,接下來,要提振內需,關鍵還在于釋放民間活力以及產業結構升級。
經濟增長仍處于高水平
習近平在接受媒體聯合采訪時表示,就中國經濟形勢而言,整體經濟基本面良好,今年上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6%,與其他國家相比,經濟增長處于高水平。
習近平強調,在宏觀經濟政策選擇上,中國將堅定不移地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寧可主動將增長速度降下來一些,也要從根本上解決經濟長遠發展問題。因此,這樣的增長速度,是良性調整的結果。
中國將首先“辦好自己的事”,確保本國經濟不出大問題,并通過積極的結構改革增強經濟競爭力。在此基礎上,各方要加強政策協調,相互帶來正面而非負面的外溢效應,共同應對當前世界經濟金融領域重大風險和挑戰。
有觀點認為,擴大內需不僅是我國宏觀經濟政策的重要選擇,也幾乎是世界各國當前的選擇,尤其是經濟大國。
今年3月,涉及提振內需方面,中央曾強調將加大支出力度,從教育、文化、醫療、社會福利,以及保障性住房等方面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并擴大結構性減稅,特別是作為綜合稅制改革一部分的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
“今年上半年內需貢獻了7.5個百分點,表明不可控的出口影響在下降,而相對可控的內需影響在上升,宏觀經濟結構有所改觀。因此,總體來說這是我國經濟形勢企穩回升的一個跡象。”白朋鳴認為。
須持續釋放民間市場活力
在今年上半年7.6%的GDP增長中,內需貢獻了90%以上,一方面是因為國家出臺了一些措施主動拉動內需,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在出口端受到了較大的干預,包括日益升級的貿易爭端、人民幣升值以及貿易水分被擠等等。
白朋鳴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直言,要想持續提振內需,關鍵還在于釋放民間活力以及產業結構升級。
“我們確實面臨地方政府債務、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等困難,但這些問題都處于可控范圍之內,我們有能力處理好。”習近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
針對上述問題,白朋鳴認為,要解決地方政府債務問題,根源上是要調整地方政府的職能,讓收入端能和支出端相匹配;至于行業產能過剩問題,一方面是要通過市場化改革來真正淘汰落后產能、釋放市場活力,另一方面則是要充分利用信貸政策、影子銀行、行政調控等組合拳。
同時,擴大內需的難點和重點在消費,潛力也在消費。未來須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
擴大居民消費要在提高消費能力、穩定消費預期、增強消費意愿、改善消費環境上下功夫,不斷提高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根據中國商業聯合會預測,2013年我國消費名義增速會在15%左右,快于上年。
未來,必須實現結構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最重要的是擴大內需,而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在于城鎮化。加快發展中小城市和縣城的城鎮化戰略是我國最大的內需所在。
業內人士認為,推進城鎮化發展,有利于大批農民進入城市,變農民消費為市民消費;同時,城鎮化的發展能夠加速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通過農業規模化經營提高農民收入水平,使農村潛在的消費需求變為現實的有效需求,并刺激投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