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9月1-15日經濟體制改革信息(一)
發布日期:2013-09-23
來源:發改委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子站
一、總體改革部署
李克強出席第七屆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并發表特別致辭,強調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著力激發市場活力。李克強指出,今年以來,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我們堅持穩中求進,采取一系列創新性政策措施,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一是兼顧當前和長遠,穩定宏觀經濟政策。在財政政策方面,堅持不擴大赤字,而是調整支出結構,壓縮行政開支,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結構調整、保障民生的支持。在貨幣政策方面,即使貨幣市場出現短期波動,也沉著應對,不畏艱險,既不放松也不收緊銀根,管理好流動性。二是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著力激發市場活力。大力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簡政放權,增強發展內生動力。擴大“營改增”試點范圍,積極推動利率市場化進程、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等領域改革。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為各類所有制企業提供更大發展空間。不斷探索對外開放新路子,推出了提高對外貿易便利化等措施。三是著眼轉型升級,調整優化結構。積極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加強節能環保、棚戶區改造等薄弱環節建設,促進服務業發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的社會環境。尤其是我們創新宏觀管理方式,科學確定經濟運行的合理區間,守住穩增長、保就業的“下限”,把握好防通脹的“上限”,制定相配套的宏觀政策框架。這些舉措使中國經濟運行呈現企穩向好勢頭。7、8月份主要經濟指標普遍回升,市場信心增強,社會預期向好。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一定能實現。
國務院批復同意建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根據批復,聯席會議主要職責是在國務院領導下,協調解決經濟體制改革進程中的重大問題;研究論證重大改革方案;組織重大改革事項聯合調研;研究完善改革工作協調推進機制;協調重大改革事項的宣傳和輿論引導;協調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和各專項試點涉及的重要問題和重大政策;完成黨中央、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聯席會議由中央編辦、發展改革委等35個單位組成。發展改革委為聯席會議牽頭單位。發展改革委主要負責同志擔任召集人,分管負責同志擔任副召集人,各成員單位有關負責同志為聯席會議成員。聯席會議成員因工作變動需要調整的,由所在單位提出,聯席會議確定。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發展改革委,承擔聯席會議日常工作。聯席會議設聯絡員,由各成員單位有關司局負責同志擔任。聯席會議根據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開會議,由召集人或副召集人主持。成員單位根據工作需要可以提出召開會議的建議。研究具體工作事項時,可視情況召集部分成員單位會議,也可邀請其他部門參加會議。聯席會議以會議紀要形式明確會議議定事項,經與會單位同意后印發有關方面。重大事項要及時向國務院報告。各成員單位要按照職責分工,主動研究經濟體制改革中的重大問題,認真落實聯席會議議定事項;要互通信息、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充分發揮聯席會議的作用。聯席會議辦公室要及時向各成員單位通報有關情況。
二、促進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體制機制建設
9月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民間投資政策落實情況第三方評估匯報,研究部署有效落實引導民間投資激發活力健康發展的措施。會議專門聽取了全國工商聯對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有關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情況第三方調查評估的匯報。會議認為,2010年以來,鼓勵和促進民間投資的政策措施及其實施細則陸續出臺,取得了積極成效。但此次委托與民營企業聯系緊密的全國工商聯開展獨立評估,評估結果反映出政策措施在許多方面落實還不到位,主要是:民營企業在市場準入方面仍遭遇不少體制性和政策性障礙;部分實施細則不具體、操作性不強或門檻設置過高,實踐中很難落實;對政策落實缺乏考核監督,一些法規規章也沒有及時作出調整等。這些都影響了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政策效應的有效發揮。
會議指出,人民群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主體。民間投資有助于發揮市場活力、促進就業創業,是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重要力量。堅持“兩個毫不動搖”,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發展,關鍵要通過深化改革,加快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營造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共同承擔社會責任的環境,讓社會資本釋放巨大潛力,為中國經濟發展和轉型升級增添持續動力。
會議強調,必須繼續解放思想,切實轉變觀念,全面落實好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的各項政策。一是各有關部門要結合評估反映出的問題,逐條研究、逐項分解,按照“定目標、定事項、定責任、定時間、定結果”的要求,限期拿出細化實化已出臺實施細則的改進措施。需要配套政策的,要抓緊制定出臺。二是認真落實新一屆政府推出的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一系列措施,以更好服務企業需求為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目標,創新管理方式。凡市場機制能有效調節的事項,不再設定行政審批;凡可采用事后監管和間接管理方式的不再前置審批。需要審批的,也要嚴格規定程序和時限。堅決打破各種對民間投資制造隱形障礙的“玻璃門”、“彈簧門”,徹底拆除“表面迎進去、實際推出來”的“旋轉門”。三是盡快在金融、石油、電力、鐵路、電信、資源開發、公用事業等領域向民間資本推出一批符合產業導向、有利于轉型升級的項目,形成示范帶動效應,并在推進結構改革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四是全面清理和修訂有關民間投資的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及規范性文件,制定清晰透明、公平公正、操作性強的市場準入規則,多設“路標”、少設“路障”,為民間投資參與市場競爭“松綁開路”。同時依法加強對各類所有制企業的監管,維護規范有序的市場秩序。五是各部門要強化對政策落實情況的督查考核,注重引入社會力量開展第三方評估,接受各方監督,不能“自拉自唱”。對工作不力的,要嚴肅問責。
三、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國土資源部下發通知全面推進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通知指出,農村地籍調查是土地管理中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是實現土地精細化管理,促進城鄉地政統一管理的重要保障,是維護廣大農民土地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支撐。各地要充分認識這項工作的重要意義,通過組織開展農村地籍調查,全面掌握農村范圍內每一宗土地的利用類型、數量、分布及權屬、界址等產權狀況,為當前開展的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提供基礎支撐,同時為下一步不動產統一登記奠定堅實基礎。通知明確,各地要嚴格依據《地籍調查規程》,按照“統籌謀劃,科學組織;需求帶動,服務推動;立足基礎,節約高效;息紛止爭,維權維穩”的總體指導原則,堅持政府主導,建立穩定的長效投入機制,調動各方積極性,加快推進本地區農村地籍調查的各項調查工作。同時要充分結合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的總體部署和要求,在已基本完成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發證工作的基礎上,繼續做好調查成果的整理完善工作,盡快組織開展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調查和宅基地調查,全力保證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