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區崛起10年規劃初稿成形 促內地開放
《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國家發改委正在研究制定新十年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文件——《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2016-2025年)》,初稿已基本形成。該規劃將與此前出臺的《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和即將出臺的《長江經濟帶規劃綱要》相互銜接,重點強調推進內陸地區的對內對外開放,突出長江中游城市群對中部地區的帶動作用。
記者了解到,隨著《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2009-2015年)》的截止日期臨近,今年兩會之后,新十年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就已提上日程。新版規劃編制的一個重要背景是,區域戰略要重點解決我國區域經濟彼此分割的矛盾,通過長江經濟帶等三大戰略實現區域一體化。
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長期以來,中部各地發展方向不一,相互合作松散,各省近年已經少有提及中部崛起概念,而是更多將本地發展與國家戰略對接掛鉤。如安徽主要考慮融入長三角發展,山西則考慮融入京津冀發展等。因此,與此前一版重在解決“中部塌陷”問題的規劃不同,新十年的規劃將更多與國家區域經濟發展新版圖呼應,內容上會與不久后出臺的《長江經濟帶規劃綱要》相互銜接,同時又有所區別,立足于中部整體的發展,更加突出長江中游城市群對中部地區的帶動作用。
作為“三大戰略”之一,“長江經濟帶”對打通板塊意義重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表示,通過進一步加強黃金水道交通建設,進一步增強上下游之間在產業發展和生態保護等方面的政策協調、規劃對接和執法合作,能夠促進流域經濟的一體化發展,從而更好地促進東中西三大區域板塊的協調發展。
新版規劃可能更加強調長江中游城市群對整個區域的輻射帶動作用。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印發《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區域與城市規劃研究中心主任方創琳認為,作為國家發布的第一個跨行政區域的城市群規劃,目標就是把長江中游城市群建成帶動中部地區崛起的國家級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未來將重點建設武(漢)-長(沙)、武(漢)-南(昌)主軸線和長(沙)-南(昌)次軸線,建成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以及科技創新、先進制造和現代服務業基地,形成引領中部地區崛起的核心增長區。
華創證券宏觀策略研究主管牛播坤認為,在“以陸橋通道、沿長江通道為兩條橫軸,以沿海、京哈京廣、包昆通道為三條縱軸”的“兩橫三縱”城鎮化戰略布局下,中西部地區將重點吸納東部返鄉和就近轉移的農民工人口,加快發展產業集群。鄭州、武漢作為“兩橫三縱”關鍵節點,明顯受益于產業梯次轉移,對省內乃至周邊經濟的輻射效益日益顯現。
此外,新版規劃還將重點強調推進內陸地區的對內對外開放,這既與中部六省當前對以改革和創新來激發經濟活力的迫切需求緊密相關,同時也是我國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構建中的重要一環。以湖南為例,作為中部內陸省份,湖南省長期面臨著“不東不西”的區位尷尬,地區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城鄉居民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的人均值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記者了解到,近兩年來,湖南省明確自身的戰略定位為“一帶一部”,即東部沿海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過渡帶、長江開放經濟帶和沿海開放經濟帶結合部,冀望通過這樣的戰略坐標重構,突圍經濟發展中面臨的困境。
湖南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認為,以前湖南只是立足中部崛起進行謀劃,與中部其它5省比來比去,現在湖南將發展視角一下子擴展到全國,在國家縱深推進開放型經濟的大戰略中,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今年以來,湖南省相繼出臺實施方案對接國家戰略,包括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長江中游城市群等,每個方案背后都有一系列的重大項目和具體行動。
不僅是湖南,記者了解到,中部六省都已經在對內對外開放方面積極爭取先行先試的機會,包括對接國家戰略,積極申報內陸自貿區等,并儲備了不少相關項目。國務院9月印發的《關于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完善內陸開放新機制。“抓住全球產業重新布局機遇,以內陸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為依托,以開發區和產業聚集區為平臺,積極探索承接產業轉移新路徑”,“支持內陸城市增開國際客貨運航線,發展江海聯運,以及鐵水、陸航等多式聯運,形成橫貫東中西、聯結南北方的對外經濟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