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供給側改革方案:水泥熟料產能控制在1.1億噸以內
2月29日,廣東省政府在廣州召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會議。會上正式印發了《廣東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總體方案(2016-2018年)》(以下簡稱方案)及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份行動計劃。
去產能方面,方案要求,推進“僵尸企業”分類處置。鼓勵非國有資本依法參與國有“僵尸企業”改制重組,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推動珠三角地區產業梯度轉移,出臺粵東西北產業園區發展“十三五”規劃,加強產業轉移總體布局;積極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交通、能源、電信、公共服務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珠海—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等一批合作項目。
廣東明確,到2018年底,基本實現“僵尸企業”市場出清。其中,到2016年底,全省國有關停企業全部出清;2017年底,全省國有特困企業基本脫困。嚴格控制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生產能力,將鋼鐵產能控制在4000萬噸以內,水泥熟料產能控制在1.1億噸以內,平板玻璃產能控制在1億重 量箱以內,造船總能力控制在800萬載重噸以內。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到2016年底,廣東省國有“僵尸企業” 中,將有2333戶關停企業全部出清。特困企業為1052戶,要通過兼并重組盤活一批、資本運營做實一批、創新發展提升一批、關閉破產退出一批, 兩年內基本實現脫困目標。而對于非國有“僵尸企業”,主要依靠市場機制實現出清。
去庫存方面,方案要求,著力化解房地產庫存,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擴大住房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逐步消化房地產庫存。
到2018年底,全省商品房庫存規模比2015年底的1.6億平方米減少約12.5%,即在全部消化2016-2018年供應溢出約630萬平方米商品房的基礎上,力爭在化解2000萬平方米的商品房庫存。
去杠桿方面,方案要求,有效推進金融去杠桿,促進金融業平穩健康發展。加強金融監管和監測預警,積極防范和穩妥處理各類金融風險,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債務,確保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
到2018年底,證券、期貨機構杠桿率符合相關監管指標體系要求,保險公司杠桿率全面達標,保持全省銀行機構不良貸款占比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直接融資占全部融資金額的比重超過35%。
降成本方面,方案要求,多措并舉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優化企業生產經營環境。加快市場化的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以降低企業生產要素成本為重點,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打好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人工、稅負、社會保險、財務、生產要素、物流等成本“組合拳”。
到2016年底,企業綜合成本較2014年下降5%—8%。其中將從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稅負成本、社會保險費、財務成本、電力等生產要素成本、物 流成本等7個方面,為全省企業減負約4000億元。到2018年,企業負擔進一步減輕。同時,要合理調節最低工資標準增長,今明兩年最低工資標準暫按 2015年5月發布的標準執行,并適當降低最低工資標準增幅,原則上不超過當地同期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增長幅度。
補短板方面,方案要求,補齊軟硬基礎設施短板,增加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加快水電氣路、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城市地下管網、城際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利基礎設施、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等建設,加大投資于人的力度,提高投資的有效性和精準性。
到2018年底,完成軟硬基礎設施投資11500多億元。全省農村配電網建設改造提前兩年達到國家要求,城鎮居民天然氣氣化率提高到35%以上,管線入戶率提高到75%,高速公路新增通車里程2363公里,高快速鐵路新增運營里程265公里,珠三角城際鐵路新增運營里程350公里,全省萬畝以上海堤達標率提高到60%,粵東西北地區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提高到90%以上、市區和縣城污水處理率分別提高到95%、85%以上,全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縣(市、區)覆蓋率提高到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