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可能繞過風險,而獲得勇氣
風平浪靜的海面,
所有的船只都可以齊驅競勝。
命運的鐵拳擊中要害的時候,
只有大勇大智的人能夠處之泰然。
—— 莎士比亞
作者 | 劉勁
來源 | 《經濟觀察報》
劉 勁
長江商學院會計與金融學教授
投資研究中心主任
什么是勇氣?
勇氣是做正確事情的能力。
勇氣不同于判斷:一個人可以有精準的判斷,但如果明知正確的事情是什么,卻沒有做的能力,我們就說他缺乏勇氣。
和勇氣相對應的概念是風險,風險是在不確定性下可能出現的損失,勇氣是承擔正確風險的能力。
何為“正確”?
一是指方向,不能帶來上行機會的風險是無謂的風險,或性價比不高的風險,應該規避。
二是指數量,冒無法承擔的風險是冒進、愚蠢,不敢承擔足夠的風險是膽小、懦弱。
所以衡量一個人的勇氣,必須知道他做事的目的,也要知道他對風險的預估,是一個內觀的過程。
站在第三方視角看不出一個人的勇氣,因為一個人看似勇敢的作為,同樣可能是出于無知或誤判。“初生牛犢不怕虎”不是勇氣,是沒有經驗。
為什么勇氣重要?
因為真正的成就——無論是自我的成長、對家庭、社會乃至世界的貢獻 ——都是在不確定性中產生的。成就是機會的實現,風險是可能的損失。
一般情況下,風險和機會成均衡態:機會越大,風險越大;機會越小,風險越小。因此要想取得更大成就,必須培養更大的風險承受能力。
大舍才能大得,這其實是最基礎的經濟學原理。
培養風險承受能力
一是要理解世界,能清楚把不確定性分割為機會和風險兩個部分。
這里常犯的錯誤是把風險和機會混為一談,憑感覺來判斷事理。
這樣就可能由于對機會的貪婪而低估風險,或者因為對風險的恐懼而低估上行的機會。
前者造成魯莽的冒進,后者造成錯失良機。
二是要理解自己,知道自己能承受多大的可能損失。
承受損失的能力包括物質和精神兩方面。一個人的資源越豐厚,承受物質損失的能力就越大。所以勇氣并不完全是一個心理因素,和一個人的資源稟賦有直接關系。
“人窮志短”和“吝嗇鬼”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雖然兩者都有對損失強烈的規避傾向,但前者緣起于物質的匱乏,后者來自精神的脆弱。
三是用所有機會鍛煉承受風險的能力。
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上的損失都會直接帶來人思想上的痛苦,痛苦承受的多了,自然就有了免疫能力。“殺不死你的東西能讓你更堅強”就是這個道理。
鍛煉風險承受能力并不是說要冒無謂的風險。勇氣是讓我們承擔正確的風險。所以,假以時日,這種鍛煉應該能從整體上帶來成功,只是一部分實踐由于失敗帶來了損失。“失敗乃成功之母”也是因為雖然失敗,但是在做正確的事情。
所以,人的進步往往都伴隨著風險承受能力的提升。這種提升有故意練就的精神上的強化,也有物質上的積累帶來的更高風險承受能力。
用這種方法可以培養意識層面的勇氣。但人是極其復雜的,人的精神活動除了意識還有潛意識。如果風險承受能力僅局限在意識層面,潛意識層面仍然薄弱,人就會在風險面前變得焦慮。
這種焦慮來自于潛意識,因此很難控制。潛意識中的焦慮引發的抑郁、失眠、神經系統紊亂、免疫功能低下等等又會作用到身體上,瓦解意識的物質基礎——我們身體。
因此要真正提升勇氣,需要意識和潛意識的共同提升。這里起作用的是所謂的“木桶效應”,最低的那塊木板決定了木桶能承載的水量。
我們知道,意識層面的風險承受能力可以靠鍛煉提高,但潛意識無法直接控制,如何影響它?
一個辦法是對信息本身進行扭曲或選擇性吸收。
對可能引起焦慮的信息視而不見,或者干脆就不去思考任何帶風險的事情。
“難得糊涂”一方面是為人處事的建議,另一方面是降低焦慮的良藥。但這種方式來處理焦慮并非上策,因為從骨子里是用自己騙自己的方式面對風險。雖能降低焦慮,但由于認知的失誤,做事必然帶來偏差。前面講過,無知、盲目和勇氣是兩碼事。
另一個辦法是通過信仰。
信仰可以來自宗教,也可以來自哲學。無論信仰的來源是什么,它的一個作用是把人能控制的事和控制不了的事分開,然后做人能控制的事,把控制不了的交給上帝或哲學。
這種分割由意識來做,但對潛意識有著直接影響。很多信仰堅定的人,可以做到“視死如歸”,是勇氣的最高境界。
信仰是勇氣的最終來源
信仰的力量之所以強大,是因為其所顧及的不只是現在或是將來幾十年,而是對整個世界永恒的信念。
沒有信仰的人,只在人生短短幾十年里做優化;有信仰的“人生”是沒有終點的。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信仰使人能更長遠地看問題,對眼下的風險、得失看得更淡,也就更加堅強。
信仰一個很大特點是逼著人思考死亡。年輕人一二十歲的時候會感覺到人生漫漫沒有邊際,甚至是永恒的,但到三四十歲就會通過親身經歷漸漸感受到死亡的威脅。
人生得失,莫大于生死。但真正能把死放到一個顯著位置仔細思考的人并不多,因為思考死亡本身也會帶來痛苦。
由于完整的信仰體系無一例外都會有對死的闡述,有信仰的人就不得不經常性地對死進行深度思考。如果思考鍛煉的結果是連死都能以平常心看待,自然能直面其它任何損失。
由于信仰能夠全方位影響人的思想和行為,對信仰的選擇就極其重要。所有的信仰體系都必須解答幾個基本的問題:人是什么?人生的意義在哪里?如何過好人生?
不同的信仰體系,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是非常不同的。實際上,信仰體系的生命力并非來自于它的正確性或精確度(信仰并不是科學),而是來自于它對人和社會是否有正面的影響。
正常的人和社會需要友愛、善良、慈悲、和平、美好以及現實問題上的實事求是。所以不難看出,世界上幾千年來最成功的信仰體系都或多或少提倡類似的理念。這里當然有特例,因為歷史并沒有終止。
其中,在現實問題上的實事求是可能是最難的一點。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利用科學方法,科學方法帶來的是對現實和世界基本觀點持續不斷的修正。
一個好的信仰體系就必須有兩面性:
對永恒問題有系統自洽的闡述;
同時有足夠的彈性,能夠隨著科學的發展而修正自己,做到與時俱進。
因此,人要獲得更大勇氣,就要理解世界、理解自己、在現實中鍛煉風險承受能力。但更重要的是需要建立一套與科學相匹配、不沖突的信仰體系。信仰是勇氣的最終來源。